麻沸散: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 “神医 ”。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 适用于外科手术。 这一发明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同时华佗还创造了 “五禽戏 ”。
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2)两汉时期:①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先秦时期的医学成就以及考点 我们在远古时期就独创了针灸疗法,所谓的针灸是由针和灸构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名医扁鹊,是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
1、皇甫谧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很有建树,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总结了晋以前的针炙学成就,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儿科之圣——钱乙 钱乙是北宋著名的儿科学家,后擢太医丞,为公卿宗戚看病,名声大著。
2、先秦时期:扁鹊是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后代把他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脉象中诊断病情。切脉是扁鹊的主要成就。四诊法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两千多年来一直为中医所沿用。
3、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医学史研究、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和中药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从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到《黄帝内经》等古籍的考证,都为中医理论的起源提供了新证据。在临床治疗方面,中医药在急重症治疗和疑难病的治疗上展现出了独特优势,如中药治疗白血病和骨折治疗等。
4、自古以来就有“医道相通”的说法。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5、由于我国古代的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国家又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与农业关系密切的学科,如天文学、农学、地学、医学等在中国古代都得到较大的发展。譬如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历法方面所显示的特色体系与连续不断发展的情况,那是很突出的。
1、隋唐:①隋朝天文学家刘焯编制的《皇极历》,创立了计算日月运行的新方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②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皇极历》的基础上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系统周密,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③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2、指南针。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天文历法方面成就:中国古历采用阴阳合历,即以太阳的运动周期作为年,以月亮圆缺周期作为月,以闰月来协调年和月的关系。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又分成24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
4、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5、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不断传入已称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北宋科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6、隋唐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成熟期。隋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修建了大兴城,唐在此基础上扩建为长安城,体现了城市建筑的高超技术;隋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石拱桥-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宋元时期:这一时期建筑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
1、《针灸甲乙经》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12卷,成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著作,故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2、坚持,积累 初级药师考试,不仅仅考查学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同时考查耐力、心态等。很多考生因为工作或者家庭的原因,导致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效果不明显就放弃学习。即使基础不好,等坚持复习了一段时间后,你才能很清晰的感受到知识的积累。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贵在坚持和积累。
3、可以到上海明和中医培训学校,他们是专业做这方面的培训的,做的也很成熟了 ,中医类的课程全部都有,课程是中医理论加上实操相结合的,实操课有老师手把手带教,老师也都是科班出身,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上海明和中医培训学校是一家专门针对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中心。
4、其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实验研究,弄清中药的作用性质和活性强度,有助于阐明祖国医药学理论。(2)将中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有助于促进中药学的发展。
1、张仲景,被人称为医圣,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150一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华佗,东汉末医学家。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专家点拨本题是对我国古代医学常识的考查。
2、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 ~ 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 ~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本题答案为D项。
3、华佗,张仲景均是东汉时期的人,两人都是一代名医。张仲景,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华佗,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4、·恩施)生活在东汉时期、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后人尊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
5、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