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勇:男,1968年出生,高级经济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1990年7月至1991年8月,任海南亚洲制药厂出纳。1991年6月至1995年6月,任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会计、财务部经理。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任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兼办公室主任。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任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撰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跟随猎人进入深山老林,跟踪穿山甲的踪迹,进行实地考察,还捉来穿山甲亲自解剖,后来他修订了宋医药学家陶弘景著的《本草经集注》穿山甲捕食的错误记载。为了要研究曼陀罗的详细特性,李时珍喝了曼陀罗泡的酒,要亲身体验曼陀罗的功效。
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李时珍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过去的本草书,虽然作了反复的解释,但是由于有些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在“纸上猜度”,所以越解释越糊涂,而且矛盾倍出,使人莫衷一是。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原因是为了修正以往药物书籍的错误。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李时珍在数十年行医以及阅读古典医籍的过程中,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至少花费了27年,参考了与本草学有关著作800多部,继承了1000多年本草学的传统。为了验证已收集到的资料,李时珍花费了4年多的时间,带着徒弟和儿子,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到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攀登过太和山、大别山、茅山、伏牛山等名山。
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